已经好久没有像今天这样好好的听一场讲座了,虽然靠着翻译才听完了一些较深的术语,但是总的来说,今天的讲座还是很不错的。至少听到了一些比较新鲜的声音(虽然有的我不尽同意),再不济也是让我小复习了一下《货币战争》这本书。
不过今天的“涛涛歪论”倒不是想在这场讲座上指手画脚些什么,而是今天讲座开场前的所见让我想到了些什么,终于还是忍不住扯几句……
坐在我旁边的是几位美女,早早的就来了,我开始还在想,估计这几个人都是学经济的(因为今天来的人是个经济金融方面的前辈),可能是害怕占不到位置。结果,看着旁边的一个女生拿出一张名单,然后就有陆陆续续的人走过来,女孩也开始向着还在陆续进场的人群叫道:“还没有签到的同学赶快过来签到!”
我倒!原来,这些人都是来“凑数”的!
貌似还有几个同学找不到组织,一个好心的同学提议起来向着人群喊几声,让还没签到的同学能够尽快“找到组织”,不免怎么样怎么样……(估计后来还是不太好意思,也就作罢了)
后来主持人的介绍我才知道,原来今天来的这位嘉宾貌似来的有点“突然”,不过既然来了,这个讲座什么的当然还是要象征性的开开,多听些声音总是好的嘛!但是怎么办呢?这么突然就来了,我也来不及好好宣传,通知不到位啊!要是听众来的太少,那不是让专家很没面子?
所以嘛,这时候我们的“对策”就来了。反正咱大一的人多,课也少,于是某个“导”,某个“书记”什么的就发话了,“你你你,XX班的,今天晚上在XX报告厅有个很重要的讲座,要求班上所有同学的要到场,班长要做好签到工作,完了把名单交到我这里来,作为以后XX优秀的评选条件…”。好了,现在主讲人有了,听众也有了,面子也有了,于是就有了开场前的“签到”…
其实今天这个讲座还是好的,至少在我看来如果那些不幸的“被选中的孩子们”认真听了先生的观点之后,肯定是会有一番收获的。但是,我们,和那些不幸被选中要求参加“XXX派出所工作总结大会”、“XXX部门成立大会”、“XXX团队表彰大会”、“XXX纪念仪式”(声明:以上种种大会,绝非虚构,都是两年来我“被选中”参加过的)的同学们,不知道又是怎样过来的了……
我发现了,原来大一的小朋友们不只可以成为被“宰”的对象(被学校宰:可恶的后禽超市,如此贵的电器价格我就不多说了,今年竟然把学生宿舍改成宾馆以100块一晚的价格卖给那些靠着肩挑手抗把孩子行李运来学校的父母们;被学长宰:今年华科爆发的“黑心棉”事件,据传是某些“学长们”的杰作……),竟然还可以作为温暖会场,烘托会场气氛的观众。
本来这些时间,他们可以给家里打个电话,或是泡泡图书馆的。窃以为,这样要比一晚上的抱怨更有意义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