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论之“拜春哥现象的泛滥”

#wailun #opinion #thought

近日来,“春哥”一词在大学生生活中可谓是屡见不鲜。qq留言,校内消息,手机短信,随处是“春哥”传奇的影子。

话说在“春哥”校内主页上,几乎全是在校大学生的影子,上面诸如“春哥,明天我要考物理,你懂的……”,“春哥,明天我不能挂科,你懂的……”,“春哥,啥都不说了,你全都懂……”这样的留言可谓泛滥成灾……

相信各位闲来无聊逛论坛时,也曾注意到在一些大学生常去的论坛上也是“春哥”泛滥,所谓“信春哥,得永生!”,“信春哥,不挂科!”,“信春哥,死后原地满状态复活……”之类的留言回复也成为大学生口中的时髦用语……

更有甚者,一些如“春哥教徒”,“信春哥者水火不入,甲流不侵”,“春哥纯爷们”之类令人笑后发冷,甚至心寒的口头禅也频繁出现自现代大学生的口中……

关于“拜春哥”现象的泛滥,不知道诸君有没有认真地分析过这种现象?有没有从这些表面上满是调侃,幽默的流行语中得出一些思考?有没有仔细反思,当自己脱口而出这样的所谓时髦用语时,究竟是有多少跟风之嫌?

我总结了当下广泛流行的“拜春哥现象”,自己得出了几点看法,不知天高地厚,姑且在这里提出来,希望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进一步思考。

首先,我认为当下的“拜春哥现象”乃是当代大学生一种精神上空洞,心理上空虚,缺乏成熟思考的表现。

当阅读,书画等良好的心灵陶冶艺术被人们渐渐以往遗忘,取而代之的却是充满暴力,血腥,而且可以让人沉迷到无法自拔地步的各种游戏时,我不知道现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是怎样得到丰富与满足的;当我们的生活已经被各种各样的虚饰浮华所包围,当我们的身边无不充斥着追星,偶像崇拜这样的盲目举动,甚至我们的媒体也开始堕落到以爆料明星的八卦丑闻吸引读者眼球时,我不知道现代大学生的精神归宿在哪里;当经典一步步随我们远去,经史子集被搁置一边,而广受追捧的却是所谓80后甚至90后的偶像小说,当我们的民族文化遗产被悄然冷落,而盲目热衷的却是各种各样的“洋节”,“洋文化”时,我不知道现代大学生怎样才能在整个社会迷失的浪潮中找到我们悠久文化沉淀下来的精华……

这是一个浮生若梦的社会现状,当象牙塔已经不能再为我们挡住社会污浊之风的入侵,塔顶已经透风,塔基也在开始动摇,靡靡之风开始四下灌入这座已经残缺了的象牙塔时,塔里的人们仿佛并没有感到危机,反而随着这阵邪风开始翩翩欲舞。我不禁为这座象牙塔担忧,为这群迷失的人担忧,更为塔外的社会担忧……

其次,当下社会的病态,也充分暴露出我们这个民族的一个缺点——幽默感的缺失。

在儒家思想统治下的两千多年,幽默的基因仿佛已经从中华民族的繁衍中缺失殆尽了。以至于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很难发现生活的幽默之美。正是出于人们对幽默的极度渴求,我们的社会文化在寻回迷失的幽默时,走进了一种可以称之为“病态幽默”误区。

网页,论坛,贴吧里随处可见的各种各样的我们称之为“冷笑话”的留言评论,就是这一病态幽默的有力明证。大学生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群体,可惜在这病态幽默的社会大潮影响下,我们的创造力却被其利用,反而进一步推动了这样一种病态幽默的盛行。

一个没有幽默感的民族是没有活力的,但是一个充斥着“病态幽默”的民族是不会受人敬重的!试问有谁会尊重一个放荡不羁,出言不逊的浪荡公子?

另外,我还想说,其实当下大学校园里盛行的“拜春哥”现象也可以看作是这一代年轻男性对女性的反击。或许诸君会摸不着头脑,请容我慢慢道来。

我们的社会强调提高妇女地位已经有很长的一段历史了,尽管在今天看来,女性在某些方面仍然可能会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但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强调妇女地位,强调男女平等,恐怕也不会让男士们无动于衷吧?

而“春哥”的出现完全迎合了男士们的这一点小小的不满,于是,“春哥”一词便开始在男士们口中交相引用,广受追捧。借以表达对现在女性处处要求平等,女权崛起,相形之下男权的没落下的一种抱怨与反抗而已。

正是由于“春哥”独特的造型,彻底成就了这场男权的反击战,也使得无数人投身到这样一场男权保卫战中来。进而引发了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拜春哥”现象…

夜已经深了,就写到这里吧!

还是那句话,以上一派胡言,全是个人意见,欢迎批判!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