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毛邓课。虽然不喜欢这样的课程,但是老师的在快下课时候的一番言论却让我陷入了久久的思考……
在走出西十二到食堂,再从食堂到基地的路上,我越来越觉得后怕,难道西方国家的文化入侵真的已经蔓延到了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的每一个角落了?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已经逐渐的见识到了在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文化底蕴支持下的人民是永远无法征服和奴役的,他们不得不承认中华民族的力量,不得不重视中国的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体的存在。而我们自己,也对自己的民族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但是,西方国家的对待中国的态度真的就像他们表面上表现得那样温柔吗?
中国的20世纪,以八国联军虎狼般的掠夺拉开了惨痛的历史序幕,又以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美国“误炸”作为结束,关于美国所谓“误炸”一说,我相信每一个只要不是脑袋被驴踢过的人都对其中的真实性表示强烈的怀疑吧!
曾偶然在某篇博文上看到一个让我触目惊心的评论:21世纪的中国入世是一个骗局?
其中作者的一些言论虽有过激之处,但细想之下也不无道理:中国的入世意味着我们尚且非常不成熟的银行和保险行业就要在规定时间之后,完全向西方已经建立了几百年的银行和保险体系敞开她天真的怀抱;中国入世就意味着我们薄弱的汽车等民族工业就快要不得不面对英美国家已经建立并成熟了几百年的先进技术的冲击;中国入世就意味着我们不得不加入到世界贸易这样的狼和羊的游戏中来,而游戏的规则,则显然是由狼来掌握的。这难道还不够让人胆寒吗?
其中,还谈到的关于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时所签署的一些条款直到现在政府还不敢对他的民众公布,关于这一点的真实性我不知道,也不敢妄加评论。不过,看看今天的中国吧!入世以后我们又得到了什么呢?我们的工业还是以廉价的劳动力作为筹码,完全受制于全球垄断的采购商巨头的控制。据说我们要用一亿件中国沿海服装加工厂出口的衬衫才能够等值的换取美国公司的一架波音747客机,这是一个怎样令人震惊的数字对比?而且,我们的沿海工厂还不得不面对诸如沃尔玛这样的全球零售业巨头无限压低的采购价格,企业在这样的全球垄断组织之下,只能委曲求全保证自己永远挣扎在濒临倒闭的边缘,又何以有机会谋求自己的发展?随时可能席卷而来的一场危机便可能造成我们沿海工厂的大批倒闭,工人严重失业,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就是最令人记忆犹新的一个例子?
这里我想到了一个一直让我很不解的问题:在一期央视的座谈节目上,嘉宾是汇源的老总朱新礼。节目中,他的一句话让我很震惊:“企业要像孩子一样养,像猪一样卖!”节目过后,我不禁想到,为什么像可口可乐公司会如此热心的收购一个做果汁的公司,而他自己,做的最大的业务是可乐(碳酸饮料)啊!据我所知,可口可乐公司开出的条件好像是汇源在未来多少年之内不得涉足浓缩果汁产品业务,而后面的思考越来越让我感到恐惧:像可口可乐这样的一个在某个行业(如饮料)具有国际垄断地位的公司,为了继续保证它在饮料市场上的垄断霸主地位,是不可能容忍一个对其有竞争力的公司存在或者至少是发展的。购买像这样具有良好发展势头公司的核心业务,然后弃之不顾,让对方丧失核心竞争力,这不正是这样一些国际垄断行业巨头屡试不爽的手段吗?
而我们可怜的朱新礼董事长,在考虑到自己出卖公司业务可能会获得的巨大的眼前利益的同时,不知道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民族产业需要怎样在如今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建立和发展起来?在他把一个正处于发展绝佳时期的品牌的核心业务出卖给垄断巨头可口可乐时,不知道他有没有想过,作为一名企业家,他应该为我们国家和民族自己的品牌企业做的一些怎样的贡献?或许,象这样的人根本称不上是企业家!
马云曾经对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做了一个分类,我觉得很有道理:只是为了赚取利益的人,只能称其为商人;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自己的原则,为了民族大义的人,可以称其为企业家。而我们的朱新礼董事长,作为这样一个汇源这样一个民族产业的董事长,显然是把这样一个企业当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了,虽然从法律意义上讲,这样做无可厚非,但是,在我看来,他却只能算是一个商人,仅仅是商人,追求利益的商人。
(或许我的看法有些极端,有些偏激,但是这的确是我的真实所感)
呃……貌似有些扯远了吧,意识形态呢?
夜深了,未完待续…… 2009/9/28 晨1:30